春暖花開,煦日普照,愛心滿滿的假日音樂會,4月將由馬惠美、周進發、鄭信盛、卡布達漾、紀芃逢等五位身障藝人接力演出,邀請喜愛音樂的朋友一同來聆賞。
由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與台灣厚道社會服務聯合會主辦假日公益音樂會,每週六晚上七點至八點在Hi-Q褐藻生活館舉行,4月由五位身障藝人演出的時間分別是:4月1日「布農女高音」馬惠美、8日「古箏王子」周進發、15日「原民好聲音」鄭信盛、22日「部落盲人演奏家」卡布達漾、29日「天使21迎風男孩」紀芃逢。
從小嚴重弱視的馬惠美,三歲被迫與母親分離,送往花蓮教養院就養,天天以淚洗面,唯有倪院長夫人的歌聲撫慰心情才能入睡,因此也培養她成為酷愛唱歌的視障歌手。小時常替行動不便的同學服務,善良的個性延續至今,天生好歌喉的惠美,即使已全盲,仍熱心參與至監所以歌聲與生命見證勸化收容人,進入校園以旋律配合宣導生命教育、特殊教育,或是用歌聲陪伴受災居民排除驚懼憂慮,已成為替社會黑暗角落點燃溫暖的天使。「不了情」及「我願意」是她最喜歡的歌曲,將透過獨特編曲讓大家耳目一新。
周進發自幼罹患青光眼,從小對聲音感受敏銳,喜愛音樂,偶然從廣播中聽到古箏的聲音深受吸引,學習至今已25年。音樂對他來說,不僅是孤獨時的陪伴,更是一個好朋友,藉由不同的樂曲超越時空限制,了解不同的風俗民情及創作者美麗的心靈。透過古箏彈奏希望帶給別人快樂,也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趣充實。最喜歡「在水一方」,深深被歌詞和旋律打動 ,「想見你想見你」這首的RAP則突顯他彈古箏的功力;進發感受生命充滿了恩典,會更努力研發好聽的古箏音樂來回饋大家的愛護。
全盲的鄭信盛,因為音樂重啟人生的路,讓他在黑暗中找到希望,創立葡萄園關懷協會,推動部落孩子的藝術課程,並致力於視障者的生活技能獨立。最喜歡的歌曲分別是:由陸森寶老師所寫的卑南族族語歌曲,唱出北漂遊子的心情,思念著故鄉的家人及相處的時光 ; 另一首是朋友為協會創作的歌,述說著每個孩子都是夢想家,只要勇敢跨出去讓夢想實現,用心就能創造自己的勝利。
從小著迷於薩克斯風神秘又富情感音色的卡布達漾,就學時想加入社團學習,只有他的報名表被退回,因為指導老師認為他的弱視會拖累大家進度,不准他加入,卻也激起卡布達漾的鬥志,誓言要把薩克斯風學好,如今成為一位優秀的音樂工作者。「懷念年祭」是卑南族歌謠,每次唱時會特別想念故鄉家人及族人,而每次演奏「What a wonderful world」時,心情即使沮喪還是會感到世界的美好且充滿希望。
紀芃逢在3歲時是還不會說話的「唐寶寶」,中度智能障礙。學習陶笛對他來說是不易操作的精細動作,他仍克服限制、反覆一練再練,努力有成,如今擁有15張街頭藝人證照,並曾獲頒2018年總統教育獎。樂觀進取的芃逢,表演的曲目喜歡「您鼓舞了我」、「永恆的愛」,表達對師長教導與付出的謝意,感恩這一路的貴人幫助與扶持,想以音樂分享快樂給大家。
身障藝人不畏自身條件的不方便,努力克服學習音樂,希望透過音符將愛與溫暖,散播給更多的人,期待大家到現場以肯定的掌聲,給予支持和鼓勵。
音樂是周進發的好朋友,也希望為人們帶來快樂。主辦單位/提供
鄭信盛深信只要勇敢跨出去,用心就能創造夢想與勝利。主辦單位/提供
音樂讓卡布達漾領略世界的美好且充滿希望。主辦單位/提供
紀芃逢藉由音樂分享快樂給大家。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