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落格
  • 關於基金會
  • 新聞報導
  • 年度活動
    • 王惕吾先生紀念獎學金
    • 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
    • 劉昌平先生紀念獎學金
    • 綠獎徵件活動
  • 歷年紀錄
  • 部落格
  • 新聞報導
  • 關於基金會
  • 年度活動
    • 王惕吾紀念獎學金
    • 王惕吾新聞獎學金
  • 歷年紀錄
Pages    Blog Detail

青銀共善

05 Dec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昨舉行「第廿九屆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贈獎典禮,全台各大學院校共廿四位學生獲獎。今年除了參採學生學年成績,也請學生撰寫「青銀共善」企畫案,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執行長羅國俊表示,改變從過去寫短文的「坐而言」,是希望學生擬具企畫案,奠基「起而行」的基礎。

 

王惕吾先生新聞獎學金總獎金六十萬元,研究生每人三萬元,大學生二萬元,各十二人;報名新聞獎學生須提出「青銀共善」企畫案,一改過去的寫短文。

 

羅國俊說,這改變呼應報系改革。去年聯合報系七十周年社慶,將願景工程獨立為基金會,希望與外界合作推動台灣重大公共議題改革;另也成立永續工作室,從社內改革著手,包含提高綠色採購比率,並在兩座印刷廠裝置太陽能板,預計明年能併聯發電。

 

羅國俊說,過去媒體透過報導點出問題,接下來是政府、企業的事,近兩年思考除了報導,媒體也要行動。儘管學生提出的企畫案還不到「起而行」,但已在思考執行策略,奠基行動基礎。

 

羅國俊說,社會邁入老年化,年輕人低薪化、買不起房,長輩財務情況也許比年輕人好,但數位時代來臨,人們有手機可解決生活難題,但長輩有手機卻不知如何使用,學生提企畫案包含三代共學、長輩共餐、公益出版,多元性值得肯定。

 

得獎者台師大圖文傳播系碩士生盧奐均提出青銀共住、共餐方案。他說,讓年輕人照顧長輩,也讓長輩能與年輕人交流,若行有餘力,甚至可擴大作為社區營造方案;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陳心慈則借助她過去在教育部青年署執行計畫的經驗,提出青銀共煮、共食方案。

 

北科大經營管理系碩二學生劉佳雯來自上海,她借鏡擔任兩岸青年藝術交流文化展志工的經驗,透過藝術市集,由長輩創作藝術品,年輕人擔任導覽員,讓長者與年輕人可互動交流與共好;清大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大三學生張筑貽則以協助父親帶孩子做攝影並出版的經驗,透過公益出版平台實踐「青銀共創」。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814665


Categories

  • 公益表演平台(71)
  • 逆轉騎士公益徵文活動(3)
  • 聯合報文學大獎(10)
  • 願景工程(3)
  •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協辦(5)
  • 聯合盃作文大賽(1)
  •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辦(9)
  • 自然(2)
  • 身心障礙友好平台(2)

Archives

  • 2017(11)
  • 2016(2)
  • 2018(8)
  • 2019(7)
  • 2020(9)
  • 2021(12)
  • 2022(35)
  • 2023(7)
  • 2024(1)
  • 2025(14)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110408基隆路一段178號12樓

電話:(02)2765-2000#5179 10:00-12:00;13:30-17:00   傳真:(02)2756-8879

電子郵件:udnfund@udngroup.com.tw

© 2017 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